在北京莱太花卉市场,一位消费者正在购买多肉产品。薛光卿摄
国内花卉销售每年都会经历一段淡季时期,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、7、8月份。而今年和往年明显不同的是,淡季提前了一个多月,很多城市的盆花销售从5月初开始便呈现出大幅下滑的势头,经销商无奈表示,淡季提前到来,让人措手不及。缘何淡季提前?又该如何应对
?在低迷的行情下,经销商也是“各显神通”,使出浑身解数拓展销售渠道。
淡季提前
《中国花卉报》记者在采访主要城市盆栽行情时发现,各地市场淡季均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。据郑州陈砦花卉市场惠济区平源花卉经营部负责人关平果介绍,郑州地区自5月起就开始进入淡季,盆花销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0%左右。北京、青州、成都、广州情形大致
相同。
而据上海、武汉、西安业内人士反馈,淡季表现甚至从4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。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鹏介绍说:“4月中下旬,上海地区盆花行情就开始呈现下滑趋势,4月底行情已经见底,之后低迷状况一直持续。”武汉地区同样如此,4月清明过后
,个人消费金额明显下滑,淡季特征开始显现。“往年‘五一’与端午节都是盆花销售小高峰,但今年并没有出现,并且从4月下旬起就开始步入淡季,即使下调产品价格,也不能带动销售。”西安枫树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曹媛媛说。
原因何在
淡季为何提前?生产端、经销端、零售端反馈的一致声音是:国内今年经济形势普遍不好,再加之物价上涨,不但租摆市场萎缩,而且家庭消费市场萎靡不振。《中国花卉报》记者在周末走访了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北京莱太花卉市场,感觉人气明显不如往年。“集团采购
市场彻底没了,国家经济形势不佳,个人消费能力减弱,家庭消费市场不如去年,销售额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。”北京莱太花卉市场文慧晨园负责人文建军说。
此外,有业内人士分析,淡季提前或与天气因素有关。“去年冬季,上海遭遇极寒天气,很多花被冻死、冻伤,导致更换时间提前,租摆市场旺季启动得早,自然也结束得早,导致后期消费疲软,这或是原因之一。”杨鹏说。
如何应对
如何应对淡季?生产商和经销商们或积极开拓市场,或降价走量,或“抱团取暖”,或转型生产。山东东营双福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炳海表示,公司为应对淡季,一是提前制定销售计划,二是积极开拓市场。“4月,公司就制定好了5月和6月的销售计划,为完成计划,
以往公司业务只面对一级批发市场的大户,现在也在积极争取二级、三级批发市场的小户,只要满5箱,我们就发货。”还有生产商采取降价策略,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销售,但效果并不显著。部分地区生产商形成区域性联盟,为避免市场无序竞争统一定价,在淡季中
抱团取暖。此外,一些经销商转型生产。“经销市场越来越不好做,我们尝试转型生产,最近去外地找了20亩地,主要用来生产当下流行的多肉植物,今年9月产品即可上市。”武汉藤林花卉负责人李文玲表示。
而在零售端,商户主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应对。“过去我主要经营礼品花,后来调整为经营窗台花、阳台花,以小盆栽为主,如微型月季、四季海棠、长寿花、荷兰菊、紫罗兰等。今年市场很淡,经营的花卉品种则更加多元化,不仅增加了一帆风顺、发财树等小绿植
,还有少量草花类盆栽产品。”文建军说。在莱太花卉市场主营多肉植物、块根植物的恒庆花缘店铺负责人高云杰表示:“应对淡季,经销商可以引进更对路的产品吸引消费者,当下多肉十二卷属植物比较热门,可以适度增加此类产品的种类与数量。”